五险一金(基于人社信息)


五险一金概览表

险种/项目 谁缴费 缴费比例(示例) 用途/领取条件
养老保险 单位+个人 单位≈16%,个人8% 退休且累计≥15年→按月领养老金
医疗保险 单位+个人 单位≈6%,个人2%+大病互助 医保卡看病买药;缴满年限享终生医保
失业保险 单位+个人 单位≈2%,个人≈1% 非自愿失业+缴满1年→领失业金+代缴医保
工伤保险 单位 0.2%-1.9%(按行业) 工伤后报销治疗费、伤残津贴等
生育保险 单位 ≤1% 女职工报销生育费用+津贴;部分地区男方可领陪产假津贴
住房公积金 单位+个人 各5%-12%(同比例) 买房可贷款,租房/装修/离职可提取

缴纳规定(在职情况)

法律要求

  • 五险强制参保:单位须在入职30日内办理
  • 公积金强制缴存:与五险一样

缴费方式(举例)

险种 单位缴费 个人缴费 说明
养老 16% 8% 单位部分进统筹账户,个人进个人账户
医疗 6% 2%+大病统筹 单位部分进统筹基金,个人进个人账户
失业 2% 1% 失业后可领取失业金
工伤、生育 全由单位缴纳 由单位按行业或比例缴纳
公积金 5%-12%(城市规定) 同单位 可提取/贷款

五险一金详细介绍

养老保险

缴费方式:
职工必须参加基本养老保险,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

  • 用人单位缴费比例一般不超过工资总额的16%,计入统筹账户,由地方政府确定具体比例。
  • 职工个人缴费比例为工资的8%,记入个人账户。

灵活就业人员(如无雇工个体工商户、非全日制从业人员)可自愿参加养老保险,由个人缴费

公务员及参公人员的养老保险缴费由国务院另行规定。

养老金领取条件:

  • 累计缴满15年且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→ 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。
  • 未满15年 → 可继续缴至满15年,或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。

养老金计算因素:
缴费年限、缴费工资、当地平均工资、个人账户金额、城镇人口预期寿命等。原则是:多缴多得、长缴多得


医疗保险

参保范围:
所有用人单位(企业、机关事业单位、社会组织等)及其职工。灵活就业人员可自愿参保。

缴费比例:

  • 单位:约6%,全部进入统筹基金;
  • 职工个人:约2%,全部进入个人账户;具体比例由地方决定。

使用方式:
参保人持医保卡或电子凭证,在定点医院或药店就医购药。报销范围由三大目录(药品、诊疗项目、服务设施)确定。

医保账户用途:

  • 个人账户:支付医保范围内的自费部分;
  • 统筹基金:起付线以上的费用部分报销。

查询方式:
下载“国家医保服务平台”APP,查看个人账户余额。


工伤保险

缴费方式:
用人单位全额缴纳,职工个人不缴费。
费率根据行业风险及用人单位工伤发生率分档确定。

工伤认定条件:
满足工作时间、地点、原因三要素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:

  • 正常工作中受伤;
  • 因公外出期间受伤;
  • 上下班途中非本人责任交通事故;
  • 职业病、单位组织的活动中受伤等。

工伤保险待遇包括:

  • 医疗、康复、食宿交通费
  • 伤残津贴与一次性补助金
  • 工亡待遇(丧葬金、抚恤金)
  • 鉴定费、生活护理费等

不予认定情形:
故意犯罪、醉酒吸毒、自残自杀等。


失业保险

缴费方式:

  • 单位缴纳:工资总额的2%;
  • 个人缴纳:工资的1%。

领取条件:

  • 参保满1年;
  • 非因本人意愿失业(如裁员);
  • 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意愿。

申领程序:

  1. 单位出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;
  2. 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;
  3. 准备身份证、终止劳动证明、求职证明等材料。

其他待遇:
失业期间享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,个人不需缴费,费用由失业保险基金支付。


生育保险

主要待遇:

  1. 生育医疗费用: 检查费、手术费、住院费、药费、计生手术费;
  2. 生育津贴: 职工因生育离岗期间,按上年度单位职工月均工资发放。

缴费说明:
生育保险费用一般由单位缴纳,职工个人不缴费

合并管理:
2019年起,生育保险与职工医保合并实施,但待遇不变,仍视为两个险种,统一经办。


住房公积金

缴费比例:
单位与职工按对等比例缴存,比例为5%~12%(不得低于5%),具体由地方确定。

可提取情形:

  • 购房、建房、翻建、大修
  • 离/退休
  •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且解除劳动关系
  • 出境定居
  • 偿还购房贷款本息
  • 房租超出规定比例

住房贷款:
缴存职工可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,需提供担保。

失业

失业保险金如何申领?指南看这里→

社保·汇智办丨灵活就业人员如何自己缴交社保?

裸辞不上班,自己怎么交社保?(附攻略,建议收藏)

✅ 可以自己交

险种 是否可自缴 缴纳方式
养老保险 ✅ 可交 以“灵活就业人员”身份在户籍地/居住地参保
医疗保险 ✅ 可交 失业金期间由失业保险代缴;否则自己交
公积金 ⚠️ 部分城市允许 个体户/自由职业者在广州、深圳等地可自愿缴存

方式:线下去社保局/公积金中心,或使用“掌上12333”、“电子社保卡”小程序。


❌ 不能自己交的

险种 原因
工伤保险 只能由单位缴纳,断缴即失效
生育保险 不能自缴;须单位缴纳满12个月才可报销
失业保险 无单位即失效,不可自缴

断缴后影响汇总

险种 断缴影响
养老保险 可断缴,累计满15年即可退休,但退休金受影响(多缴多得)
医疗保险 次月停报销;断缴3个月内补缴可恢复,超过6个月重新累计6个月才可报销
失业保险 断缴即失效;需单位续缴才可继续累计
工伤保险 断缴即失效,不可补缴
生育保险 多数地需连续缴满12个月,断缴后从头累计
住房公积金 断缴不影响账户余额,但暂停贷款资格(一般要求连续缴6-12个月)

生育期间社保

情况说明:

  • 爸爸失业,但妈妈正常缴纳社保
  • 距离预产期2个月

总结表:

项目 是否受影响 说明
妈妈生育待遇 ✅ 不受影响 正常享受产检、分娩报销、生育津贴
爸爸生育津贴 ❌ 无 男性无生育津贴,但可享陪产假津贴(需单位申报)
男方报销配偶费用 ⚠️ 视地区 需满足:
① 女方无业
② 男方连续缴满1年
③ 符合计划生育政策
失业期间生育保险 ✅ 可代缴 正在领取失业金时,生育保险由失业保险基金代缴

🎯 实用建议

  1. 妈妈社保连缴满12个月 → 可正常报销;
  2. 你如领失业金 → 咨询是否可享陪产假津贴或男方代报销;
  3. 宝宝出生3个月内参保医保 → 可从出生日算起享医保报销
  4. 咨询当地医保局或拨打 12393 了解生育相关地方政策。

💡 一句话总结:

失业后,养老/医疗建议自缴别断;公积金多数不能个人交;医保断缴3个月内补上影响最小。生育待遇以女方社保为主,男方失业不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