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险一金
五险一金(基于人社信息)
五险一金概览表
险种/项目 | 谁缴费 | 缴费比例(示例) | 用途/领取条件 |
---|---|---|---|
养老保险 | 单位+个人 | 单位≈16%,个人8% | 退休且累计≥15年→按月领养老金 |
医疗保险 | 单位+个人 | 单位≈6%,个人2%+大病互助 | 医保卡看病买药;缴满年限享终生医保 |
失业保险 | 单位+个人 | 单位≈2%,个人≈1% | 非自愿失业+缴满1年→领失业金+代缴医保 |
工伤保险 | 单位 | 0.2%-1.9%(按行业) | 工伤后报销治疗费、伤残津贴等 |
生育保险 | 单位 | ≤1% | 女职工报销生育费用+津贴;部分地区男方可领陪产假津贴 |
住房公积金 | 单位+个人 | 各5%-12%(同比例) | 买房可贷款,租房/装修/离职可提取 |
缴纳规定(在职情况)
法律要求
- 五险强制参保:单位须在入职30日内办理
- 公积金强制缴存:与五险一样
缴费方式(举例)
险种 | 单位缴费 | 个人缴费 | 说明 |
---|---|---|---|
养老 | 16% | 8% | 单位部分进统筹账户,个人进个人账户 |
医疗 | 6% | 2%+大病统筹 | 单位部分进统筹基金,个人进个人账户 |
失业 | 2% | 1% | 失业后可领取失业金 |
工伤、生育 | 全由单位缴纳 | 无 | 由单位按行业或比例缴纳 |
公积金 | 5%-12%(城市规定) | 同单位 | 可提取/贷款 |
五险一金详细介绍
养老保险
缴费方式:
职工必须参加基本养老保险,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。
- 用人单位缴费比例一般不超过工资总额的16%,计入统筹账户,由地方政府确定具体比例。
- 职工个人缴费比例为工资的8%,记入个人账户。
灵活就业人员(如无雇工个体工商户、非全日制从业人员)可自愿参加养老保险,由个人缴费。
公务员及参公人员的养老保险缴费由国务院另行规定。
养老金领取条件:
- 累计缴满15年且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→ 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。
- 未满15年 → 可继续缴至满15年,或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。
养老金计算因素:
缴费年限、缴费工资、当地平均工资、个人账户金额、城镇人口预期寿命等。原则是:多缴多得、长缴多得。
医疗保险
参保范围:
所有用人单位(企业、机关事业单位、社会组织等)及其职工。灵活就业人员可自愿参保。
缴费比例:
- 单位:约6%,全部进入统筹基金;
- 职工个人:约2%,全部进入个人账户;具体比例由地方决定。
使用方式:
参保人持医保卡或电子凭证,在定点医院或药店就医购药。报销范围由三大目录(药品、诊疗项目、服务设施)确定。
医保账户用途:
- 个人账户:支付医保范围内的自费部分;
- 统筹基金:起付线以上的费用部分报销。
查询方式:
下载“国家医保服务平台”APP,查看个人账户余额。
工伤保险
缴费方式:
由用人单位全额缴纳,职工个人不缴费。
费率根据行业风险及用人单位工伤发生率分档确定。
工伤认定条件:
满足工作时间、地点、原因三要素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:
- 正常工作中受伤;
- 因公外出期间受伤;
- 上下班途中非本人责任交通事故;
- 职业病、单位组织的活动中受伤等。
工伤保险待遇包括:
- 医疗、康复、食宿交通费
- 伤残津贴与一次性补助金
- 工亡待遇(丧葬金、抚恤金)
- 鉴定费、生活护理费等
不予认定情形:
故意犯罪、醉酒吸毒、自残自杀等。
失业保险
缴费方式:
- 单位缴纳:工资总额的2%;
- 个人缴纳:工资的1%。
领取条件:
- 参保满1年;
- 非因本人意愿失业(如裁员);
- 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意愿。
申领程序:
- 单位出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;
- 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;
- 准备身份证、终止劳动证明、求职证明等材料。
其他待遇:
失业期间享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,个人不需缴费,费用由失业保险基金支付。
生育保险
主要待遇:
- 生育医疗费用: 检查费、手术费、住院费、药费、计生手术费;
- 生育津贴: 职工因生育离岗期间,按上年度单位职工月均工资发放。
缴费说明:
生育保险费用一般由单位缴纳,职工个人不缴费。
合并管理:
2019年起,生育保险与职工医保合并实施,但待遇不变,仍视为两个险种,统一经办。
住房公积金
缴费比例:
单位与职工按对等比例缴存,比例为5%~12%(不得低于5%),具体由地方确定。
可提取情形:
- 购房、建房、翻建、大修
- 离/退休
-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且解除劳动关系
- 出境定居
- 偿还购房贷款本息
- 房租超出规定比例
住房贷款:
缴存职工可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,需提供担保。
失业
✅ 可以自己交的
险种 | 是否可自缴 | 缴纳方式 |
---|---|---|
养老保险 | ✅ 可交 | 以“灵活就业人员”身份在户籍地/居住地参保 |
医疗保险 | ✅ 可交 | 失业金期间由失业保险代缴;否则自己交 |
公积金 | ⚠️ 部分城市允许 | 个体户/自由职业者在广州、深圳等地可自愿缴存 |
方式:线下去社保局/公积金中心,或使用“掌上12333”、“电子社保卡”小程序。
❌ 不能自己交的
险种 | 原因 |
---|---|
工伤保险 | 只能由单位缴纳,断缴即失效 |
生育保险 | 不能自缴;须单位缴纳满12个月才可报销 |
失业保险 | 无单位即失效,不可自缴 |
断缴后影响汇总
险种 | 断缴影响 |
---|---|
养老保险 | 可断缴,累计满15年即可退休,但退休金受影响(多缴多得) |
医疗保险 | 次月停报销;断缴3个月内补缴可恢复,超过6个月重新累计6个月才可报销 |
失业保险 | 断缴即失效;需单位续缴才可继续累计 |
工伤保险 | 断缴即失效,不可补缴 |
生育保险 | 多数地需连续缴满12个月,断缴后从头累计 |
住房公积金 | 断缴不影响账户余额,但暂停贷款资格(一般要求连续缴6-12个月) |
生育期间社保
情况说明:
- 爸爸失业,但妈妈正常缴纳社保
- 距离预产期2个月
总结表:
项目 | 是否受影响 | 说明 |
---|---|---|
妈妈生育待遇 | ✅ 不受影响 | 正常享受产检、分娩报销、生育津贴 |
爸爸生育津贴 | ❌ 无 | 男性无生育津贴,但可享陪产假津贴(需单位申报) |
男方报销配偶费用 | ⚠️ 视地区 | 需满足: ① 女方无业 ② 男方连续缴满1年 ③ 符合计划生育政策 |
失业期间生育保险 | ✅ 可代缴 | 正在领取失业金时,生育保险由失业保险基金代缴 |
🎯 实用建议
- 妈妈社保连缴满12个月 → 可正常报销;
- 你如领失业金 → 咨询是否可享陪产假津贴或男方代报销;
- 宝宝出生3个月内参保医保 → 可从出生日算起享医保报销;
- 咨询当地医保局或拨打 12393 了解生育相关地方政策。
💡 一句话总结:
失业后,养老/医疗建议自缴别断;公积金多数不能个人交;医保断缴3个月内补上影响最小。生育待遇以女方社保为主,男方失业不影响